据环球网报道,朝鲜对俄支援持续加码,据韩国情报部门披露,以152毫米口径为基准的弹药供应量已累计达到1200万枚,这相当于2023年俄军全年炮弹消耗量的1.5倍。与此同时,俄朝军事合作升级,朝方明确表态“无条件支持俄方行动”,外界推测后续还可能有3万余名战斗人员分批抵达前线,为俄军补充地面作战力量。这种“弹药+兵员”的双重支援,直接提升了俄军持续攻坚能力。
普京(资料图)
从近期作战行动看,俄军在顿巴斯方向展开密集火力覆盖,泽连斯基政府公开承认,过去7天内乌军阵地遭遇1200余枚导弹和近2000架无人机的持续空袭,多个后勤节点被精准打击。地面攻势同步推进,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马亚克、尼古拉耶夫等战略要点,在库尔斯克至第聂伯河沿岸形成宽正面攻击态势,乌军防线面临多方向压力。西方军事分析机构指出,俄军当前部署的30万地面部队,在局部区域形成2-4倍于乌军的兵力优势。
美国国会两党罕见达成共识,推动新一轮援乌计划加速落地。根据格雷厄姆等鹰派议员披露的方案,美国将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(估值超3000亿美元)和乌克兰矿产抵押融资(预期规模达数万亿美元),为乌军提供“史上最大规模军援”。具体包括:向乌克兰增派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、改良型“海马斯”火箭炮,以及首批F-16战机编队,目标是在俄军总攻前提升乌军战场火力密度和防空拦截率。
展开剩余65%针对中印等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,美国释放强烈制裁信号。格雷厄姆公开宣称,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%的惩罚性关税,直接点名中国、印度、巴西等国,称其“通过能源贸易间接支持俄军作战”。这一政策若实施,将导致中印进口俄油成本飙升——以印度当前日均进口60万桶俄油计算,年度额外支出将超过200亿美元。美国此举表面针对能源贸易,实质是试图割裂中俄印的经济联系,强化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控制。
在中印边境方向,印度近期动作频繁:一方面加速推进苏-57E战机采购计划,拟以120亿美元引进60架五代机,并要求俄方开放源代码、允许本土组装,试图借此缩小与中国空军的代差;另一方面在藏南地区搞“地名军事化”,单方面将15处中方控制区纳入所谓“印度领土”。但印度面临多重矛盾:外购武器依赖症未解——T-90坦克高原动力衰减、防寒装备仍需进口,自研军工进展缓慢——国产五代机项目因技术瓶颈推迟至少5年,边境基建短板突出——色拉隧道等关键设施被曝“战时生存能力堪忧”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面对复杂局势,中国采取多维度应对措施:军事上,西部战区在班公湖、加勒万河谷等热点区域强化常态化战备巡航;外交上,中国外长与苏杰生会谈时明确“中印应相互成就而非消耗”,同时与不丹签署边界协议,破解印度“包围圈”图谋;经济上,持续推进藏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,2025年新增投资超200亿元,以发展促稳定的策略进一步夯实边境管控基础。
美国在俄乌冲突与中印议题上的联动操作,本质是“离岸平衡”策略的升级版:通过鼓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军力,同时以经济制裁逼迫中印选边站,试图在欧亚大陆两端制造“双战场压力”,延缓中俄发展节奏。这种策略隐含两大风险:一是过度依赖军事手段,忽视谈判解决的可能性,导致冲突长期化外溢效应加剧;二是滥用制裁工具,破坏全球能源贸易规则,引发新兴市场国家集体反弹——已有20余国公开表态反对“单边关税措施”。
对中国而言,坚持“劝和促谈”的中立立场,同时加快六代机研发、深化与产油国的本币结算,可有效对冲能源制裁风险;对印度来说,摒弃“投机外交”,正视自身军工短板,回归“发展优先”的务实路径,才是破解战略被动的关键。事实上,中美俄印等大国的互动,正重塑全球权力结构——任何试图通过“制造对抗”维系霸权的行径,终将在多极化潮流中碰得头破血流。
俄乌冲突(资料图)
随着俄军总攻计划进入实施阶段,战场胜负手逐渐清晰:乌克兰能否顶住俄军钢铁洪流,取决于西方军援的实际效能;美国的关税威胁能否落地,受制于其国内通胀压力与国际盟友协调成本;中印的战略选择,则将直接影响亚洲地缘格局稳定。
发布于:江苏省顶益所配资,正规配资平台官网,哪个股票平台最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